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祖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全国各地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
在中国绿发会的统筹下,以及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全体志愿者继续履行职责,做好巡护工作。在2024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无偿巡护。从2022年10月开始,我们没向中国绿发会申请任何补贴以及报销,但是仍就保持初心,坚持无偿巡护。因我们不是为了补贴而来。之前,我们这个队伍的构成,一直是核心队员加上临时志愿者,尽可能的避免“独行侠”。
2、进一步查清保护地核心区歪头山断层地貌类型(断层谷、断层崖、侵蚀漏斗等)及其具置,还有地表水潜入碎屑层以及出露的位置,为弄清仙湖苏铁的生境做好准备。
3、关注保护地环境的变化。随着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地的生态环境发生着微妙的变化:①薇甘菊慢慢的变多,并逐渐渗透到生态林里面,仙湖苏铁面临着被覆盖的风险。这也是我们第一时间要清除的物种。②发现红火蚁侵入核心保护地,可能是先从桉树林,然后逐渐渗进生态林。而山蚂蝗却越来越少见。以前在歪头山核心保护地带,即使是雨水较少,只要人出现,山蚂蝗就会从枯叶里、泥土里,纷纷爬出来,“热情接待”着我们。③见到野猪的概率增大。在保护地,2023年见过1次野猪,2024年见到3次。第一次见,野猪反应强烈,具有惊恐性,而2024年见到时,野猪是不慌不忙地撤退。野猪增多,某些特定的程度预示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对我们志愿者来说,却是一个挑战。其一,野猪会不会攻击人?其二,捕抓野猪的夹子和套索慢慢的变多,有可能中招的,不是野猪,而是我们志愿者!
4、继续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合作。目前,保护地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合作的科研项目仍在接着来进行中。在核心区的5个样方中,气象站监测仪正日复一日地为科研项目提供数据。2024年,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保护地的仙湖苏铁进行挂牌、统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给574棵成年仙湖苏铁挂牌、定位,并统计了周围的小苗数量。截止至2024年底,保护地已成为广东省仙湖苏铁四大分布区(深圳、台山、阳江、韶关)之一。
5、坚持每月至少巡护一次。以及利用每年年末至次年年初的旱季,清理覆盖苏铁树冠的藤蔓,改善成年仙湖苏铁的采光条件;用多菌灵、氧化乐果等农药,杀灭苏铁病虫害;重新给裸根的苏铁覆盖石头、腐土,改善苏铁生长的土壤环境。
1、保护地的建设基本上没有资产金额的投入,只能够尽量维持现状。不过,从华南国家植物园那里得知,他已经向省林业厅汇报过台山仙湖苏铁保护地的状况,还与台山市林业局商讨了保护仙湖苏铁的办法。估计到2025年,台山市林业局会有一定资产金额的投入,用于保护地里面的苏铁保护。作为保护地主任,我认为有关台山仙湖苏铁保护地的建设,可以借鉴珠海担杆岛的做法,适当加入生态文明宣传元素,划定一个范围,打造一个研学基地,向学生及其他青少年群体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向学生传播生态文明思想。
2、保护地野猪较多,有人装山猪夹、山猪剪和山猪套,还有野猪的天敌蟒蛇,以及牛羊的天敌山蚂蟥。无论是野猪、捕抓机关、山蚂蟥还是蟒蛇,都可能对我们志愿者产生生命的威胁,以及造成心理上的恐惧。2025年,争取力所能及地清理山猪夹、山猪剪和山猪套,消除无序滥捕野生动物的工具。
相信随着我们的努力,新的一年,保护地生态环境肯定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会促进增加,能够为以后相关的科研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及中小学的综合野外实践活动、研学之类的活动,提供一个优质的活动平台。仙湖苏铁保护地也将会愈发焕发神彩,更加展现它的科研、育人价值。我愿以余生之年,克服困难,继续守护这片净地,传播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