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对话千年匠心:打造沉浸式文化传承新范式

栏目: 星空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茶叶 发布时间: 2025-04-27 02:34:37

  为致敬工匠精神,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密码,3月21日12:00,由

  来自合川区的13项本土市级、区级非遗项目携手走入移通校园,与Z世代高校学生近距离交流,进行非遗文化输出,提升高校学子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与保护意识,深刻感悟工匠精神,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Z世代的成长伴随着诸多的碎片化信息,而沉下心来,去深度沉浸式体验是他们所渴求的。合川峡砚、烙铁画、叶脉画等13项来自市级和区级非遗传承项目的多位大师,详细讲解着各项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与技艺精髓,讲诉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誓言,身体力行地将非遗技艺文化、匠心的坚韧力量传递给Z世代。

  他们执起刻刀,在青石料上潜心镌刻;他们揉捏陶泥,在指掌间塑形赋魂;他们轻握雕锥,在峡石上细琢纹理;他们拈转面杖,在面团间巧制百态;他们推拉刨刃,在木料上往复打磨……最终形成了20余幅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是学子们非遗初体验的成果,也是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的结晶,也将成为传承过程中的珍贵资料,更是将匠人精神转化为可触达、可共鸣的青年表达。

  活动现场,除了有来自于非遗匠人的指导,还有来自北山书院百匠手作坊的小组成员主动担任“小导师”,带领学子从零起步体验技艺。

  在叶脉画制作区,大三学生马洁同学手把手教小组成员用毛笔在叶片上勾勒线条:“叶脉脆弱,下笔要稳,但也不必拘泥,能够尝试用点染技法增加层次”;在泥塑体验区,陈思雨同学则鼓励去参加了的体验者突破传统造型:“非遗不是‘复制’,你们可以用抽象手法表达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理解”......

  朋辈间相互探讨的力量让技艺传承更生动,体验者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逐渐找到“手感”,“小导师”们也通过对非遗技艺的输出,加深了对于匠心的多维理解。

  在时代洪流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备受瞩目。当古老的非遗遇上新潮的Z时代,他们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此次活动参与人数约200余人,让非遗继承人内心触动,峡砚传承人易宗成大师看见有那么多人愿意学习非遗技艺,感到十分欣慰,他说:“让更多学子看见非遗,让合川峡砚技艺和文化走出去是他毕生梦想”,泥塑传承人也感慨道:“这一些孩子让我想起年轻时学艺的日子,不同的是,他们带着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追问而来,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敬畏与思考”。

  非遗技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匠人们的坚守,让这些文化瑰宝跨越千年仍依然鲜活。

  “了不起的匠人”——2025非遗体验季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深度体验,更是为了唤醒Z时代血脉中的中国文化基因,通过“慢工出细活”的实践,体会专注的力量;通过“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故事,理解坚守的意义。

  此次活动以“匠人精神”为核心,创新性整合北山书院坚韧力培养体系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的育人资源,构建起“文化传承+品格塑造+创新发展”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北山书院也将持续以匠人精神为锚点,通过文化浸润与人格涵养的双向赋能,为培养兼具文化自信、坚韧品格的未来栋梁探索更多教育路径。

  通过这次非遗体验季,我深刻体会到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去学习、去传播这些无价的文化瑰宝,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让这些文化遗产得以永续流传,让世界看见我们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中,我目睹了匠人用心制作的手工艺品,他们的巧手仿佛有魔力,将平凡的材料变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我亲自尝试了其中的一些技艺,虽然只是皮毛,但也足以让我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匠人们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和专注,才可以做到如此高的水平。这次非遗体验季让我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遗产,也让我明白了传承的重要性,这些传统手工艺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我们该将它们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

  参加“了不起的匠人”——2025非遗体验季,是一次令我难忘的经历。活动参与过程中,老师们细致讲解,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传承的智慧,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精巧与深邃,真切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次体验季,不仅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更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全新认知,我也因此更加珍视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期待未来能参与更多此类活动,继续探索非遗的魅力。